1月17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,2021年化妆品类零售总额达4026亿元,2020年为3400亿元,增幅18.41%,创8年来化妆品类零售总额最大增幅。
不久前,国家药监局发布《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,对产品生产进行全过程监管,对于化妆品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提出较高要求,提高了新品牌进入的门槛。
万联证券研究所大消费组首席分析师陈雯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在疫情影响以及监管趋严等因素的影响下,化妆品零售总额逆势增长,主要与消费群体持续扩容以及消费频次不断增加有关。中长期来看,化妆品渗透率及消费频次的提升仍有空间,两者将继续驱动市场持续向好。
行业增长“密钥”
2021年3月份至6月份,化妆品类零售总额每月同比增幅分别为42.50%、17.80%、14.60%、13.50%,均跑赢社会零售总额增幅;虽然从7月份开始增幅下滑,甚至8月份出现零增长,但10月份起,化妆品类零售总额同比增幅再次领先于社零增幅。
值得注意的是,2021年内化妆品零售总额共有7个月(3月份、5月份、6月份、9月份、10月份、11月份、12月份)单月超300亿元,11月份更是创下全年高峰,达571亿元,比最低值(7月零售总额239亿元)高出332亿元。
陈雯告诉记者:“这首先基于化妆品消费群体持续扩容,相关产品迅速渗透于精致的年轻一代中,出现‘低龄化’‘男性消费’等趋势;二是从消费频次来看,国人使用化妆品的频次不断提升,消费逐渐由可选变为必选,年轻人对于颜值外表的重视推动化妆品消费快速增长。”
化妆品行业分析师李静怡认为,这些月份几乎都出现在各种“大促”前后:“三八妇女节”“618”“双11”“双12”,促销活动已成为促进化妆品行业业绩增长的重要推动力。
数据显示,得益于2021年的第一个大促节点,2021年3月份化妆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2.5%,创2021年内最大增幅。
集合店成功“突围”
渠道方面,由于疫情,直播行业在过去两年快速发展,化妆品行业也从中获益。不过,根据国元证券发布的数据,2021年淘系化妆品成交额为2543.18亿元,同比下降8.72%。
对此,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告诉《证券日报》记者:”淘系化妆品下滑,跟整个淘系电商的流量下滑不无关系。分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受快抖两大短视频平台的直播电商影响;二是疫情让很多依靠社交的平台也崛起了,部分商品通过社交媒体进行销售;三是化妆品集合店崛起,给年轻消费者提供了更多购物场所选择。”
艾媒数据显示,2020年中国化妆品集合店行业市场规模为419亿元,其中新型美妆集合店占比达到7.6%。2021年有望提升至15.8%,市场规模预期将达到130亿元。
和麦贺达集团副总裁田黎明认为,化妆品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的占比或将趋于稳定。其中线上已经逐渐饱和,进入存量争夺阶段,接下来很难再出现爆发,但也不必担心溃退。
如今,消费者十分看重化妆品功效成分。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63.9%和53.9%的消费者认为产品效果和产品成分是其购买化妆品的重要因素。
近两年,“玻尿酸”三巨头之一华熙生物的功能性护肤产品迎来爆发性增长。2020年该子产品营收13.46亿元,同比增长112.30%,占公司总营业收入比例首次超过50%,达51.13%。而2017年至2019年,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产品营业收入分别仅为0.95亿元、2.90亿元、6.34亿元。
陈雯认为,我国功能性护肤品市场高速成长的原因在于,“从需求端来看,受环境变化、压力增加以及皮肤护理不当等因素影响,国人敏感肌群体不断增加,目前我国女性敏感肌群体占比达1/3;同时,在社媒平台的宣传教育下,国人敏感肌护理意识逐渐增强;从供给端来看,品牌、研发、渠道和营销为该行业筑起了壁垒,使得功能性护肤品市场集中度较高,以‘皮肤学级护肤品’子赛道为例,业务规模排名前三和前五的品牌,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47.4%、61.7%。随着化妆品行业监管趋严,具备研发、渠道、营销、品牌等优势的头部企业有望强者恒强。”
说明:本站部分内容为会员转载发布,如有损害您原创内容,需要删除,请联系我们
建议:本站分享的产品是食品,不能代替药物。有一定的调理作用,但不保证每个人服用后有同样的效果。分享的案例均转自互联网,如您有大病,建议您去看医生!我们理念是平时要注重保健!
提示:为了您的健康,克制不良的生活习惯,戒烟、限酒,不吃各种油炸食品、方便面、烧烤肉类、少吃工厂的各种加工食品,多吃新鲜蔬菜、水果,适当增加粗粮,配合服用等,详情咨询客服!
上一篇: 医疗机构如何全面加强老年健康服务工作?
下一篇: 返回列表